close
票房能到600萬,《二十二》就已知足
影片上映前《二十二》片方及導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,對票房沒有太多的期待
昨日是世界“慰安婦”紀念日,由青年導演郭柯執導的國內首部獲得公映許可證的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《二十二》正式在全國公映。影片上映前,曾通過公益平臺眾籌到100萬元宣發費用。
面對一部沒人願意投資且話題敏感、受眾狹小、題材又不受主流支持的紀錄片,影片上映前《二十二》片方及導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,對票房沒有太多的期待,“作為暑期檔最微小的電影,我們隻期待影片能有細微的生存空間,目標票房約600萬,因為這意味著能有20萬人進入電影院觀看。在1932年到1945年間,至少有20萬中國女性被日軍強征為‘慰安婦’。”
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,《二十二》上映首日排片從1%上升至1.5%,票房近400萬,連導演郭柯都稱“完全沒有想到”,回憶起從籌備到拍攝、上映歷經的坎坷,郭柯說,“這大概就是屬於這種影片的命運。”
A 公映
全片隻剪掉瞭一個鏡頭
2014年,《二十二》完成拍攝,加上拍攝之初演員張歆藝資助的100萬元,電影總成本為300萬元,後期制作耗時一年。次年,郭柯開始為影片申報參加各類電影節。
題材的小眾,導致最終上映隻會獲得零星的排片,是郭柯意料之中的,但他依舊不想就此放棄讓歷史進入院線,讓更多的人關註這個“最後的群體”的希望,“電影節也參加得差不多瞭,我覺得不能再坐以待斃瞭,還是想讓大傢在影院看到這部電影。”
作為國內首部獲得公映許可證的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,郭柯透露整個審查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,全片隻剪掉瞭一個土葬的鏡頭。
B 眾籌
央視報道助眾籌一天到位
2015年10月,《二十二》拿到瞭公映許可證,但仍然缺少發行資金,“現實是,沒有太多人看好這個題材的電影前景,隻能選擇在部分院線點映。”
郭柯發現,去年由7.5萬人眾籌拍攝的韓國電影《鬼鄉》上映後,在本土蟬聯瞭半個多月的票房冠軍。2016年底,郭柯效仿《鬼鄉》的方式在公益平臺上眾籌宣發費用,目標100萬元,募集時間56天。最終,獲得32099人支持,籌得100多萬元。
而回想起這段過程,負責影片宣傳的朔果蓮蓮創始人蘇北淇向新京報記者透露,“最初接觸該片是去年10月,50多天隻籌到40多萬。幸運的是,去年年底央視做瞭一個有關‘慰安婦’的專題,第二天款項就籌齊瞭。”
錢有瞭,但蘇北淇的壓力並未減少,“100萬,除去導演用於後期的20萬元,宣發手上隻有80萬。”以往的經驗,再小的影片宣傳和發行都需要250萬元,“在我們看來很多事的花費都變成瞭巨款,有限的經費內,首映式8萬,包括給電影院放映所用的硬盤成本就要40多萬元,不少物料的成本也是省瞭再省。”
C 宣傳
志願者無償為點映場地推
在《二十二》上映前,不少明星的自發“安利”讓這部影片獲得瞭更多普通觀眾的關註。蘇北淇說,能這麼火熱地形成話題也是因為眾多明星對這個群體的關註,“很多明星自發錄制宣傳視頻,還找來同行一起支持,例如管虎,他非常瞭解這段歷史,也談瞭很多。張歆藝不僅出席瞭首映發佈會,還專門給馮小剛導演寫瞭一封信,介紹這部電影。馮小剛導演隨後在微博轉發,引來瞭不少關註。”
而對於發行環節,最大的難點在於點映,負責該片發行的潤智影業總經理劉倩羽表示,“要讓影片在上映首日的排片有1%,必須得率先開點映,但點映數量也不敢過多。我們得保證開瞭點映就有人看,因為上座率是排片的最大保證。”
《二十二》在不同地區的影院都采用瞭最原始的地推方式來做點映,當達到瞭觀影需求影院就會放映一場。“隻不過因為經費不夠,大多數幫忙的人都是志願者。後來還有影院主動要求點映,才讓影片看到瞭上映後會有的生存空間。”劉倩羽說。
D 票房
若有盈餘會把錢留給老人們
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,影片排片率從1%上升到1.5%,蘇北淇用瞭“逆襲”兩個字,她說一切發生的事情仿佛都是奇跡。“一般上映當天的排片都是歷史峰值,很多影院開始重新排片。能給《二十二》生存空間就好,我們一直不是說要多少排片,更看重的是上座率。”蘇北淇告訴記者,一位眾籌中捐出1000元的網友特意趕來參加首映,還有些募捐者留下的名字是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”,這讓她很感動。
在郭柯看來,影片的意義從來不在於票房,從開始到現在他絲毫沒有票房的壓力,隻不過是讓台中商標註冊想看的人看到,“除去成本,如果還有一些盈餘的話,我想把剩下這些錢都花在老人們身上。”
關於《二十二》台中商標權申請
《二十二》是一部反映日軍“慰安婦”幸存者生存狀態的紀錄電影。從2014年開始,導演郭柯帶著30多人的攝制組,橫跨五個省、29個地區拍攝而成。從2012年的紀錄短片《三十二》到2014年籌備《二十二》,再到如今後者正式與觀眾見面,經歷瞭五年。電影中記錄的這些“慰安婦”老人,年齡都已過90歲。據悉,最初拍攝《三十二》時,全國公開身份的幸存“慰安婦”老人為32位,到《二十二》上映這天,幸存者則僅剩下8人。
采寫/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
(責編:YY)
台灣商標註冊查詢
影片上映前《二十二》片方及導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,對票房沒有太多的期待
昨日是世界“慰安婦”紀念日,由青年導演郭柯執導的國內首部獲得公映許可證的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《二十二》正式在全國公映。影片上映前,曾通過公益平臺眾籌到100萬元宣發費用。
面對一部沒人願意投資且話題敏感、受眾狹小、題材又不受主流支持的紀錄片,影片上映前《二十二》片方及導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,對票房沒有太多的期待,“作為暑期檔最微小的電影,我們隻期待影片能有細微的生存空間,目標票房約600萬,因為這意味著能有20萬人進入電影院觀看。在1932年到1945年間,至少有20萬中國女性被日軍強征為‘慰安婦’。”
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,《二十二》上映首日排片從1%上升至1.5%,票房近400萬,連導演郭柯都稱“完全沒有想到”,回憶起從籌備到拍攝、上映歷經的坎坷,郭柯說,“這大概就是屬於這種影片的命運。”
A 公映
全片隻剪掉瞭一個鏡頭
2014年,《二十二》完成拍攝,加上拍攝之初演員張歆藝資助的100萬元,電影總成本為300萬元,後期制作耗時一年。次年,郭柯開始為影片申報參加各類電影節。
題材的小眾,導致最終上映隻會獲得零星的排片,是郭柯意料之中的,但他依舊不想就此放棄讓歷史進入院線,讓更多的人關註這個“最後的群體”的希望,“電影節也參加得差不多瞭,我覺得不能再坐以待斃瞭,還是想讓大傢在影院看到這部電影。”
作為國內首部獲得公映許可證的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,郭柯透露整個審查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,全片隻剪掉瞭一個土葬的鏡頭。
B 眾籌
央視報道助眾籌一天到位
2015年10月,《二十二》拿到瞭公映許可證,但仍然缺少發行資金,“現實是,沒有太多人看好這個題材的電影前景,隻能選擇在部分院線點映。”
郭柯發現,去年由7.5萬人眾籌拍攝的韓國電影《鬼鄉》上映後,在本土蟬聯瞭半個多月的票房冠軍。2016年底,郭柯效仿《鬼鄉》的方式在公益平臺上眾籌宣發費用,目標100萬元,募集時間56天。最終,獲得32099人支持,籌得100多萬元。
而回想起這段過程,負責影片宣傳的朔果蓮蓮創始人蘇北淇向新京報記者透露,“最初接觸該片是去年10月,50多天隻籌到40多萬。幸運的是,去年年底央視做瞭一個有關‘慰安婦’的專題,第二天款項就籌齊瞭。”
錢有瞭,但蘇北淇的壓力並未減少,“100萬,除去導演用於後期的20萬元,宣發手上隻有80萬。”以往的經驗,再小的影片宣傳和發行都需要250萬元,“在我們看來很多事的花費都變成瞭巨款,有限的經費內,首映式8萬,包括給電影院放映所用的硬盤成本就要40多萬元,不少物料的成本也是省瞭再省。”
C 宣傳
志願者無償為點映場地推
在《二十二》上映前,不少明星的自發“安利”讓這部影片獲得瞭更多普通觀眾的關註。蘇北淇說,能這麼火熱地形成話題也是因為眾多明星對這個群體的關註,“很多明星自發錄制宣傳視頻,還找來同行一起支持,例如管虎,他非常瞭解這段歷史,也談瞭很多。張歆藝不僅出席瞭首映發佈會,還專門給馮小剛導演寫瞭一封信,介紹這部電影。馮小剛導演隨後在微博轉發,引來瞭不少關註。”
而對於發行環節,最大的難點在於點映,負責該片發行的潤智影業總經理劉倩羽表示,“要讓影片在上映首日的排片有1%,必須得率先開點映,但點映數量也不敢過多。我們得保證開瞭點映就有人看,因為上座率是排片的最大保證。”
《二十二》在不同地區的影院都采用瞭最原始的地推方式來做點映,當達到瞭觀影需求影院就會放映一場。“隻不過因為經費不夠,大多數幫忙的人都是志願者。後來還有影院主動要求點映,才讓影片看到瞭上映後會有的生存空間。”劉倩羽說。
D 票房
若有盈餘會把錢留給老人們
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,影片排片率從1%上升到1.5%,蘇北淇用瞭“逆襲”兩個字,她說一切發生的事情仿佛都是奇跡。“一般上映當天的排片都是歷史峰值,很多影院開始重新排片。能給《二十二》生存空間就好,我們一直不是說要多少排片,更看重的是上座率。”蘇北淇告訴記者,一位眾籌中捐出1000元的網友特意趕來參加首映,還有些募捐者留下的名字是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”,這讓她很感動。
在郭柯看來,影片的意義從來不在於票房,從開始到現在他絲毫沒有票房的壓力,隻不過是讓台中商標註冊想看的人看到,“除去成本,如果還有一些盈餘的話,我想把剩下這些錢都花在老人們身上。”
關於《二十二》台中商標權申請
《二十二》是一部反映日軍“慰安婦”幸存者生存狀態的紀錄電影。從2014年開始,導演郭柯帶著30多人的攝制組,橫跨五個省、29個地區拍攝而成。從2012年的紀錄短片《三十二》到2014年籌備《二十二》,再到如今後者正式與觀眾見面,經歷瞭五年。電影中記錄的這些“慰安婦”老人,年齡都已過90歲。據悉,最初拍攝《三十二》時,全國公開身份的幸存“慰安婦”老人為32位,到《二十二》上映這天,幸存者則僅剩下8人。
采寫/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
(責編:YY)
台灣商標註冊查詢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